(1)基本組成和一般構造多立桿式腳手架主要由立桿、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橫向水平桿(小橫桿)、斜撐、腳手板等組成。其特點是每步架高可根據施工需要靈活布置,取材方便,鋼、竹、木等均可應用。多立桿式腳手架分雙排式和單排式兩種形式。雙排式沿墻外側設兩排立桿,小橫桿二端支承在內外二排立桿上,多、高層房屋均可采用,當房屋高 度超過50m 時 ,需專門設計。單排式沿墻外側僅設一排立桿,其小橫桿 一端與大橫桿連接,另一端支承在墻上,僅適用于荷載較小,髙度較低(<25m), 墻體有一定強度的多層房屋。
早期的多立桿式外腳手架主要是釆用竹、木桿件搭設而成,后來逐漸采用鋼管和特制的扣件來搭設。這種多立桿式鋼管外腳手有扣件式和碗扣式兩種。鋼管扣件式多立桿腳手架由鋼管(φ48* 3.5)和扣件組成 ,采用扣件連接,既牢固又便于裝拆,可以重復周轉使用,因而應用廣泛。這種腳手架在縱向外側每隔一定距離需設置斜撐,以加強其縱向穩定性和整體性。另外,為了防止整片腳手架外傾和抵抗風力,整片腳手架還需均勻設置連墻桿,將腳手架與建筑物主體結構相連,依靠建筑物的剛度來加強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性。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立桿與水平桿靠特制的碗扣接頭連接。碗扣分上碗扣和下碗扣,下碗扣焊在鋼管上,上碗扣對應地套在鋼管上,其銷槽對準焊在鋼管上的限位銷即能上下滑動。連接時,只需將橫桿接頭插人下碗扣內,將上碗扣沿限位銷扣下,并順時針旋轉,靠上碗扣螺旋面使之與限位銷頂緊,從而將橫桿和立桿牢固地連在一起,形成框架結構。碗扣式接頭可同時連接4 根橫桿,橫桿可相互垂直亦可組成其他角度,因而可以搭設各種型式腳手架,特別適合于搭 設扇形表面及高層建筑施工和裝修作用兩用外腳手架,還可作為模板的支撐。
(2) 承力結構
腳手架的承力結構主要指作業層、橫向構架和縱向構架三部分。作業層是直接承受施工荷載,荷載由腳手板傳給小橫桿,再傳給大橫桿和立柱。橫向構架由立桿和小橫桿組成,是腳手架直接承受和傳遞垂直荷載的部分。它是腳手架的受力主體??v向構架是由各榀橫向構架通過大橫桿相互之間連成的一個整體。它應沿房屋的周圍形成一個連續封閉的結構,所以房屋四周腳手架的大橫桿在房屋轉角處要相互交圈,并確保連續。實在不能交圈時,腳手架的端頭應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其整體性。常用的措施是設置抗側力構件、加強與主體結構的拉結等。
(3)拋撐和連墻桿
腳手架由于其橫向構架本身是一個髙跨比相差懸殊的單跨結構,僅依靠結構本身尚難以作到保持結構的整體穩定,防止傾覆和抵抗風力。對于髙度低于三步的腳手架,可以采用加設拋撐來防止其傾覆,拋撐的間距不超過6倍立桿間距,拋撐與 地面的夾角為45°?60°,并應在地面支點處鋪設墊板。對于髙度超過三步的腳手架防止傾斜和倒塌的主要措施是將腳手架整體依附在整體剛度很大的主體結構上,依靠房屋結i 構的整體剛度來加強和保證整片腳手架的穩定性。其具體做法是在腳手架上均勻地設置足夠多的牢固的連墻點。 連墻點的位置應設置在與立桿和大橫桿相交的節點處,離節點的間距不宜大于300mm。設置一定數量的連墻桿后,整片腳手架的傾覆破壞一般不會發生。但要求與連墻桿的連接一端的墻體本身要有足夠的剛度,所以連墻桿在水平方向應設置在框架梁或樓板附近,豎直方向應設置在框架柱或橫隔墻附近。連墻桿在房屋的每層范圍均需布置一排,一般豎向間距為腳手架步髙的2?4倍,不宜超過4倍。
(4)搭設要求
腳手架搭設時應注意地基平整堅實,設置底座和墊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引起不均勻沉陷。桿件應按設計方案進行搭設,并注意搭設順序,扣件擰緊程度應適度, 一 般 扭 力 矩 應 在 40? 60k N. m 之間 。禁止使用 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相鄰立柱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應隨時校正桿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腳手架處于頂層連墻點之上的自由髙度不得大于6m。 當作業層髙出其下連墻件2 步 或 4m 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件時,應采取適當的 臨時撐拉措施。腳手板或其他作業層鋪板的鋪設應符合有關規定。
手機:15161679999
座機:051588651323
傳真:051588651323
郵箱地址:584557849@qq.com
公司地址:鹽城市鹽都區秦南鎮澤夫路1號